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课题套路】Mol Cancer教你轻松get m6A甲基化研究思路

Linlin 科研讲坛 2021-02-21
Hi~我是Linlin,好久不见~
今天没有胖师兄,我终于可以自己solo(bai tuo ta)了~
最近好像Molecular Cancer总被吐槽,主要是因为这个期刊发表的研究套路居多(下次和大家好好分析分析),但是并不影响它影响因子持续走高,已经突破15。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怎样的套路可以发表在这一高达15分的期刊上。
m6A甲基化研究无非是围绕着甲基化转移酶(Writers)、去甲基化酶(Erasers)和甲基化阅读蛋白(Readers)这三大组分展开相应的研究,那么如何才能在众多的m6A甲基化研究中展露头角,发表在高分期刊上呢?
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篇文章是今年5月份发表的,名为“RNA demethylase ALKBH5 prevents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by post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PER1 in an m6A-YTHDF2-dependent manner”,通读全文,你会发现文章好像亮点也不是特别多,很多都是常规的分析思路,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,为什么你类似的研究不能像它这样发高分。
 
一、研究背景:
胰腺癌(PC)是一种起病隐匿、早期诊断困难、手术切除率低的高恶性胃肠道肿瘤,是最常见的致命肿瘤之一。P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8%,因此,迫切需要阐明PC的分子和细胞机制,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。ALKBH5是关键的m6A去甲基化酶,已有研究表明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,然而,ALKBH5在PC中的病理作用尚不清楚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 
二、主要研究结果:
1. PC中ALKBH5的表达及预后分析
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ALKBH5在临床PC样本中的表达情况,RT-qPCR结合免疫组化以及WB检测结果均显示ALKBH5在PC样本中低表达,同时分析发现ALKBH5低表达样本中m6A甲基化水平较高(ALKBH5是去甲基化酶,它的表达量降低,相应的m6A甲基化水平升高,这个倒也不难理解)。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LKBH5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。上述结果表明ALKBH5缺失可作为PC的预测和预后指标。

 
2. ALKBH5的生物学功能研究
为确定PC中ALKBH5的生物学功能,研究人员进行了体内外实验研究:
体外实验:
敲除/过表达ALKBH5,分析细胞表型变化,结果显示ALKBH5能够抑制PC细胞的增殖、迁移和侵袭,使细胞滞留在G2/M期。

体内实验:
构建了ALKBH5敲减/过表达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和原位瘤小鼠模型,结果均显示ALKBH5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(这里除了进行形态学检测外,还对细胞增殖和转移相关的基因进行了检测,以进一步确定ALKBH5对肿瘤的影响)。 

3. ALKBH5靶基因PER1的分析
为确定ALKBH5是如何参与调控PC的,研究人员对ALKBH5过表达细胞系进行RNA-seq分析,GO和KEGG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大多与转录调控相关,提示ALKBH5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转录参与调节PC(这一步是从整体水平上分析ALKBH5可能参与的分子调控作用,同时也是为了与后续的m6A-seq结果联合分析)


为确定ALKBH5潜在的靶基因,研究人员进行了m6A-seq分析,并结合m6A input RNA-seq结果以及之前的RNA-seq结果,筛选出9个高甲基化水平的基因。进一步分析发现过表达ALKBH5,其中一个基因PER1 3’-UTR区高甲基化明显减弱,提示其可能为ALKBH5的靶基因(ALKBH5是去甲基化酶,那么理论上它的靶基因应该是高甲基化的)。


为进一步确定靶基因PER1,研究人员对ALKBH5进行了敲减/过表达处理,结果显示PER1 mRNA水平出现了相应的正相关表达变化;甲基化抑制剂(DAA)处理显著上调PER1的mRNA水平(这一部分结果显示ALKBH5与PER1 mRNA之间是表达正相关的)
与此同时,MeRIP-qPCR分析显示敲减/过表达ALKBH5,PER1的甲基化水平出现相应的高/低变化;对PER1的m6A甲基化位点进行突变处理,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荧光素酶活性增强(这一部分结果显示ALKBH5与PER1 m6A甲基化水平之间是负相关)。上述结果表明ALKBH5调控PER1的mRNA水平及m6A甲基化水平。 
对PER1的序列进行分析,结果显示其甲基化修饰位点与YTHDF2结合位点临近。敲减YTHDF2,PER1的mRNA水平上升,提示ALKBH5可能通过抑制YTHDF2对PER1 mRNA的降解作用而上调PER1的mRNA水平(YTHDF2是m6A阅读蛋白,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介导靶基因mRNA的降解)


4. PER1的生物学功能分析
为进一步确定靶基因PER1,对临床样本中PER1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,结果显示为低表达。生存分析显示PER1低表达患者预后不良。同时,临床样本和TCGA数据分析以及免疫组化分析均显示PER1与ALKBH5的表达水平正相关(临床样本中PER1的表达量检测必不可少,这是因为需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)。
细胞表型实验表明过表达PER1能部分逆转ALKBH5敲减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(这里是功能回复实验,也是进一步证明PER1与ALKBH5之间表达正相关)
与此同时,研究发现过表达PER1能重新激活因ALKBH5敲减而受影响的ATM相关信号通路,Co-IP实验证实PER1与ATM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(ATM是多个信号级联的关键调控因子,一旦ATM被激活,它能磷酸化多种底物,其中,Chk2和p53介导了ATM的许多细胞周期效应)。

 
5. PER1通过P53反馈调节ALKBH5转录
异位表达p53,结果显示ALKBH5的水平显著升高,同时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53高表达显著降低整体的m6A甲基化水平(文章没有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做一部分,是如何想到要做这一部分的,猜测是研究人员是把ATM相关的基因都检测了一遍,然后发现p53跟ALKBH5表达正相关)基因组分析显示ALKBH5启动子区含有两个p53结合位点,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两个覆盖p53结合位点的引物,Chip分析显示p53能与这两个位点结合。荧光素酶实验进一步证实P53能与ALKBH5的启动子区结合。TCGA数据分析显示,P53与ALKBH5表达正相关。
上述结果表明p53可以通过与ALKBH5的启动子结合而激活其转录。 


三、总结
文章围绕着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展开,分析确定了PC中低表达的ALKBH5无法抑制YTHDF2对PER1 mRNA的降解作用而导致PER1 mRNA水平下降以及下游ATM信号通路的失活,进而抑制了细胞周期进展,ATM通路中表达下调的p53又会进一步反馈抑制ALKBH5的表达,从而形成了一个转录调控环路。
文章所用的实验技术较为常规,但思路清晰层层递进,看似简单的结果背后都有强大的数据和实验支撑,但值得我们借鉴。文章对于ATM信号通路及p53的选择研究这一块并没有详细说明,想必这一块分析的背后工作量不小,中间摸索的过程作者也就懒得过多赘述了。
 
文章假说图:


注:此推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!


阅读推荐:



如果您或者科室有科研上的困扰
扫码备注:科研思路探讨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